1. 首页 > 手游资讯

合金装备被删减 合金装备哪一部

作者:admin 更新时间:2024-12-02
摘要:接下来,我将为大家解答有关合金装备被删减的问题,希望我的回答对大家有所帮助。现在,我们就开始探讨一下合金装备被删减的话题吧。,合金装备被删减 合金装备哪一部

 

接下来,我将为大家解答有关合金装备被删减的问题,希望我的回答对大家有所帮助。现在,我们就开始探讨一下合金装备被删减的话题吧。

日版有删减,被删减掉的部分应该是一段带有MGS正统系列元素的并且是合金装备所必备的场景,该场景通过血淋淋的画面向玩家反映了反战和反核的主题。删减原因是日本的电脑娱乐分级组织CERO对PSP《合金装备:和平行者》的审核结果为“C:15 岁以上对象”,根据该级别的限制,PSP《合金装备:和平行者》日版必须要删减掉与该级别不符合的内容。美版则没有删减!

这是什么游戏?

此游戏为《?合金装备?崛起:复仇》

《合金装备》(英文:Metal Gear Solid、日文:メタルギアソリッド、官方中文名为:潜龙谍影)是由日本科乐美(KONAMI)公司发行、小岛制作室(KOJIMA PRODUCTION)制作的著名战术谍报系列游戏。在任天堂的FC时代大陆、台湾与香港均译为:“燃烧战车”。后来SONY的PS时期大陆译为“合金装备”,而台湾则改译为:“特攻神谍”。虽然官方中文译名为“潜龙谍影”,但受PS时期的巨大影响,使其受到玩家广泛认同,因此“合金装备”这个名称在大陆一直沿用至今。

中文名: 合金装备

外文名: Metal Gear Solid

游戏类别: 潜入,战术谍报

游戏平台: MSX、FC、PS、PS2、PS3、XBOX等

开发商: KOJIMA PRODUCTION

发行商: KONAMI

发行时间: 1987年(第一作发售时间)

主要角色: Solid Snake(固体蛇)、BIG BOSS(裸蛇)

主设计师: 小岛秀夫

游戏年龄: 18岁以上

你一定也被骗过!小霸王游戏卡带的选购竟然暗藏玄机

完全记不得那是哪一年的春节了,饭后坐在电视机前面看着动画片,尽管那是台黑白电视,但依然看得十分专注。忽然表姐走了过来,手里拿着一个方方的机器,对着电视机操作了一番,就把我喜欢的动画片给弄没了。看着满脸写着不高兴的我,她从机器上拆下一个方方的板子递到我手里,噼里啪啦按了几个按键,随后黑白电视上就出现了我从来没有见到过的画面。那并非**,也不是电视剧,更不像是动画,那是我接触的第一款电子 游戏 ,我依然清晰的记得那款 游戏 叫做《冒险岛》。

由于年纪实在是太小了,连规则都听不懂,其他人让我按哪个按键,我就一门心思只按那个按键,颇有“熊瞎子掰苞米”的味道。虽然我完全没有感受到 游戏 带来的任何乐趣,但看到屏幕上的小人服从我的指挥,时不时还能将大家逗笑,于是我就对对 游戏 产生了兴趣。

多年之后,父母给正在上学的老哥买了一台小霸王学习机,在我们走出店门的时候,我看到满地的橙色卡带,店员说这些是 游戏 卡,可以插在 游戏 机上玩 游戏 ,我就有点心动了。父母也看懂了我的心思,同意我挑选两张卡带,一张是带有《超级马里奥兄弟》的32合1卡带,另一张则是带有《冒险岛》的63合1卡带,这是我童年印象最深的两张 游戏 卡带。

九几年的时候,一张卡带要30多元还是挺贵的,于是我自作聪明地选择了既有心仪 游戏 又包含众多 游戏 的卡带。但在玩了一段时间后,我发现我的小聪明正中了老板的陷阱。32合1里面确实有32个选项,但是从第8个之后的 游戏 就都是重复的了,即便是两个名字,但差异非常小。有的差异仅仅是初始关卡的位置不同,有的差异仅仅是初始武器不同,有的差异仅仅是角色生命数不同,这些在 游戏 体验方面差别不大,更何况我自己也知道一些秘籍可以自己调出来。

在之后的日子里,因各种机缘巧合接触了很多 游戏 卡带,我开始思考这些卡带的共性,我发现一张卡带的 游戏 数量在8以内,基本就不会遇到重复的 游戏 ,并且每个 游戏 的质量都比较高。4合1与3合1的卡带总是放在橱窗中非常显眼的位置,年纪大一点的孩子对这样的卡带十分青睐,将其称之为“好卡”,显然我最初购买的那两张卡就不是好卡。谁要是有一张1合1的卡带,那绝对是无敌般的存在,放在今天可能相当于拥有一台玛莎拉蒂吧。虽然比喻有些夸张,但当时给我的感觉的确如此,我从来没有持有过1合1的卡带。(强调一下,这里是指黄卡橙卡,其他颜色卡带以后我会单独讲)

卡带的选购还是比较有学问的,如果不知道里面的门道,很容易买到一些质量较差的卡带。挑选卡带无非从以下三个方面下手:

那时候电脑和网络没有普及, 游戏 杂志也鲜有耳闻,有些 游戏 的英文名在不同人的翻译下有着不同的中文名,所以大家对 游戏 的名字很难达成统一。 比如现在常挂在嘴边的《最终幻想》,曾经还有《太空战士》的叫法;潜入类 游戏 鼻祖《合金装备》也被翻译成《燃烧战车》;就连最知名的《超级马里奥兄弟》,我敢肯定有人不知道这个才是它的正式名称,而是把它叫做《超级玛丽》或者更通俗的“采蘑菇”。

那时候很多 狡猾的电玩老板会将一些 游戏 的名字故意改成其他知名IP 游戏 名字,随便追加个数字当作是新作来卖,以此来忽悠广大玩家。 反正那时候获取信息困难,很难验证 游戏 开发商是否真的发行了某款 游戏 。例如比较知名的《水上魂斗罗》,其实原名叫做《赤影战士》;再如以难著称的《空中魂斗罗》的原名叫做《最终任务》;我小时候玩过一款叫做《沙滩魂斗罗》的 游戏 ,差不多二十年后我才在偶然情况下发现它的真名叫做《霹雳神兵》;可以看到这些 游戏 都是在强行蹭《魂斗罗》的热度,不过这也不能怪 游戏 厂商,毕竟人家也不知道国内会这样做。

即便是真的开发了正统续作,名字仍然可能被乱改一通。 比如《魂斗罗:力量》并非山寨同人版本,真的是官方推出的一部比较另类的作品(4个角色可选,枪械各不相同),到了国内就莫名其妙地变成了《魂斗罗6》。事实上所谓的《魂斗罗1》就叫《魂斗罗》,《魂斗罗2》的正式名称是《超级魂斗罗》,官方根本就没有按照数字命名,连3,4,5代都没有,怎么突然就冒出了6代,我至今都不太明白。

可以看出 在那个年代,想要确定一款 游戏 ,不仅要从名字上核对,还要从 游戏 内容上核对。 有太多 游戏 都是挂羊头卖狗肉。大人对 游戏 了解不多,小孩又不认识几个字,能忽悠一个算一个,反正绝大部分人也根本没法验证,只要 游戏 卡带能正常运行,那就没有任何问题。

虽然那时候 游戏 画面不怎么样,但是卡带的封面是要多华丽有多华丽,而且同一个 游戏 在不同卡带上还有着不同的封面,写实的、抽象的、二次元的,各种花里胡哨的封面齐上阵,目的就是为了看着“炫酷”。 等回到家看到 游戏 画面,“我的天,这是啥,实际画面跟封面完全不一样”,这种差距就如同我跟你说我长得像吴彦祖一样。不过那时候大家对此也习以为常,不像现在动不动就喷哪款 游戏 封面欺诈, 游戏 缩水什么的(确实该喷,不过我就点到为止吧)。

有的电玩店比较良心,柜台上放着电视和 游戏 机,顾客可以先试着玩玩 游戏 再决定是否购买。有的没条件试玩,一旦遇到完全没有听过的 游戏 ,就只能通过名字和封面来判断是否好玩。 上面提到 游戏 名字本来就是个坑,如果再碰上没有听过的名字,那就只能通过看封面选购听天由命了。如果你问老板这 游戏 是否好玩,老板会给你大致形容一下 游戏 的玩法,像极了如今我给其他人介绍 游戏 时的样子。我曾经为了《雪人兄弟》让老爸花15元买了一张3合1卡带,剩下的《忍者神龟3》倒是非常经典,就是《泡泡龙2》让我真心觉得亏。

以 游戏 数量为卖点应该是最普遍的宣传方式了, 无论是买家还是卖家,无论对 游戏 是否了解,都能通过数量进行比较,默认数量多的卡带玩的时间长,购买这样的卡带性价比高。于是市面上出现了几十合1,几百合1,几千合1,一串“9”合1的我都见过,但是 绝大部分卡带都不怎么样,粗制滥造不说,还有大量重复 游戏 。

“硬件是有极限的啊”,芯片的容量就那么大,每个 游戏 的体积也是固定的,能装几个 游戏 都是可以计算出来的,那重复 游戏 是怎么回事呢? 从 游戏 程序方面解释,在 游戏 开始时都会为各种变量赋值,不同数值会影响 游戏 的初始状态。 例如《魂斗罗》使用30命秘技,就可以将life(生命)从3赋值为30;《超级马里奥兄弟》可以在初始界面切换世界1中的4个小场景,其实就是改变了stage(关卡)的值; 那些重复的 游戏 ,本质上就是对同一个 游戏 赋不同的初始值而已,所以容量不会有太大变化。 不过现在市面上看到的那些卡带,都已经使用了大容量的材料,小小的储存卡都能有几十G的容量,这样一想,一张卡带容纳所有FC 游戏 都是非常容易的事了。

虽然大家都玩过FC 游戏 ,但可能只有极少人知道 正版卡与盗版卡在内容上是不同的。 我们小时候玩到的绝大部分 游戏 都是盗版 游戏 ,就连小霸王都是FC红白机的山寨货。 正版 游戏 一般是指日版,而盗版通常是美版。 区分正版卡与盗版卡的方式主要有三种:

正版卡带除了卡带本体外,还有包装盒、塑料盒、说明书、注意事项、卡片等内容,这看起来就像买了一台新的电子产品一样。而国内购买的盗版卡带,大部分就直接买了个本体,最多附带个卡槽的盖子。国内大部分盗版卡都是**或者橙色,所以也被称之为黄卡 游戏 (别想歪了),正版卡带颜色就各式各样了。 至于判断外壳形状并不靠谱,毕竟卡带里面就那么一个芯片,外壳是圆的还是方的都无所谓,并不能用来判断是否是正版还是盗版。

大部分正版 游戏 都是一张卡带仅有一款 游戏 , 这是因为不少 游戏 都是第三方 游戏 厂商开发的,将不同开发商的 游戏 放在一张卡带里面售卖,显然是赔本的买卖。再说当年任天堂对第三方 游戏 厂商的政策还是非常霸道的,销量差就由开发商自己承担后果,如果把多个开发商的 游戏 放到一起,销量好坏是谁的责任可就难说了。不过倒是有开发商将自己旗下的 游戏 打包成合集放到一张卡带中售卖的,这种属于特殊情况,需要具体分析。

虽然说正版卡带一般只有一款 游戏 ,但并不是说凡是只有一款 游戏 的卡带就是正版,在FC时代后期,出现了可以记录存档的 游戏 卡带,芯片中内嵌记忆电池。无论是正版还是盗版卡带,都可能出现只有一款 游戏 的情况。

正是因为卡带的容量和 游戏 体积的关系,导致 盗版和正版(美版和日版)可能有着非常大的差异。 例如《魂斗罗》的日版卡带容量是美版的两倍,自然可以容纳更多的内容。很多人可能都不知道日版《魂斗罗》是有剧情动画和大地图的,美版因为容量问题都被删减掉了,这也是很多人吐槽《魂斗罗》没有剧情的原因所在。除此之外,日版由于容量更大,在画面表现方面也更加出色,第一关的树叶可以随风飘荡,第五关的雪花可以漫天飞舞。国内路人皆知的《魂斗罗》秘技就是指30 命 秘籍,实际上日版还有选关和选背景音乐的秘籍。(欧版的角色都是机器人)

如果你觉得这些差异影响不大的话,那么不妨再看一些例子,《赤色要塞》和《绿色兵团》这两款 游戏 的日版和美版在关卡上都有差异;《忍者龙剑传》系列的日版和美版不仅剧情不同,难度也不一样;《双截龙2》在Game Over后能不能接关都是由版本决定的。看到这里,你是不是突然觉得童年错过了很多 游戏 (版本)?

由于电子 游戏 机禁令的出现,导致2000年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国内的主机 游戏 市场一片空白。小霸王学习机( 游戏 机)正是借此机会在国内不断发展壮大,以至于现在很多人仍然将“ 游戏 机”与“小霸王”划等号,完全不知道PS、XBox、Wii等 游戏 机的存在。也正是因为这种情况,国内玩家更是对小霸王 游戏 机和卡带有着非常浓厚的 情感 。

即便是在2020年,我仍然会时不时地打开FC模拟器玩一玩经典 游戏 怀旧,虽然符合人体工学的手柄很舒适,但也没有那时的那块单薄的板子有感觉。虽然切换 游戏 与即时存档非常方便,但也失去了那时候插拔卡带的那种焦急与兴奋。不知道还有多少人记得“吹卡带”这个经典操作,不知道还有多少人记得FC红白机的故事。AGamer近期会多用文字回忆一些那个时期的故事,旧游新说,只要你想了解,AGamer愿意与各位分享,我们下期再见。

PSP上有合金装备1吗

PSP没有合金装备1.至于《合金装备:掌上行动》之前的版本叫什么剧情有联系吗 这个问题,如下:

Metal Gear 最初于1987年在日本和欧洲地区的MSX平台发售。故事讲述特种兵Snake潜入世外天国,摧毁核武器Metal Gear。Metal Gear是最早的潜入类型游戏之一。2004年,作了些细微改动后被移植到手机平台。

Metal Gear Metal Gear在FC/NES平台的“重制版”,日本方面于1987年发售,北美和欧洲于1988年发售。小岛秀夫已经坦言对这个版本的不快。

Snake's Revenge 1990年在北美和欧洲的NES平台发售,被做成NES版Metal Gear的结局。在原来俯视视角基础上增加了横向卷轴场景。和前代的NES版一样,这个作品与小岛秀夫并无关系,而角色和情节在以后的系列游戏中也没有作出解释。一般认为此作不是正统的官方游戏。

合金装备2:Solid Snake 最初于1990年在日本地区的MSX2平台发售。讲述Snake前往中亚小国Zanzibarland解救被绑架的生物学家。本作主要改进了敌人的AI,故事开始变得扑朔迷离。2004年,作了些细微改动后被移植到手机平台。

合金装备 1998年在PlayStation平台上发售。故事讲述退役的Solid Snake被召回,受派遣潜入到一所核处理设施,解除叛乱的前所属特种部队FOXHOUND武装,进而与他的“孪生兄弟”,Liquid Snake展开殊死较量。这也是Metal Gear系列游戏第一次以全程语音的3D游戏形式出现。

合金装备完全版 合金装备基于英文版的加强版,PlayStation版于1999年在日本发售,PC版于2000年在北美和欧洲发售。

合金装备VR任务 包括300个VR任务关,在日本是完全版的第三张碟,但在美国以“MGS VR Missions”的名称单独发售,在欧洲则称之为“Metal Gear Solid: Special Missions”。

合金装备:幽灵通天塔 2000年在GBC平台发售的游戏。基本是2D玩法,但加入了《合金装备》(PS版)中的一些要素如Codec通讯器和VR任务,情节上独立于系列正统。日本地区以外的正式名称也是潜龙谍影(Metal Gear Solid)。

合金装备2:自由之子 2001年在PlayStation 2平台发售。系列中第一次允许玩家以非致命方式制服敌人,也是系列中第一次更换主角,序章后主角由Snake换成了Raiden。

合金装备2:真实之影 《合金装备2:自由之子》的加强版,追加了超过700个VR任务关和5个以Snake为主角的平行剧本。2002年,起初由XBox在北美和欧洲市场上独占,但PS2版很快就在美欧日三地发售,还发售了PC版。

合金装备:孪蛇 《合金装备》的复刻版,NGC独占,于2004年发售,使用的是2代的引擎和游戏方式。

合金装备3:食蛇者 2004年发售,PlayStation 2独占。故事发生在冷战时代,主角是Solid Snake的前辈Naked Snake(其实就是他的父亲Big boss),他必须潜入苏联刺杀叛国的恩师。新加的迷彩系统允许玩家改变Snake的穿着以便融入野外环境隐蔽自己,他还必须自己狩猎获取食物。

合金装备AC!D 2004年在PSP平台发售。它不再是传统的动作游戏,而是基于收集卡片战斗的回合制策略游戏。就像之前的“幽灵通天塔”,它也不是系列正统。

合金装备3:生存战 《合金装备3:食蛇者》的加强版,2005年于日本,2006年于北美和欧洲的PS2平台发售。剧情模式加入了自由视角,加入了多人模式和古典Metal Gear的复刻版,不过稍有改动。

合金装备AC!D 2 2005年于日本,2006年于北美和欧洲的PSP平台发售。和前代一样是卡片回合制策略游戏,但卡片数量翻了一倍。本作也仍然不是系列正统作。

合金装备:掌上行动 2006年在PSP平台发售。故事发生在“食蛇者”之后,Naked Snake试图对抗他之前隶属的部队,而另建他自己的武装。这也是掌机平台上第一款系列正统游戏,与以往单人潜入不同,这次更加讲究团队协作。

合金装备:掌上行动加强版 《潜龙谍影:掌上行动》的加强版,主要针对在线游戏进行改进,加入了新的人物和场景。2007年发售于PSP平台。

合金装备AC!D Mobile 《合金装备AC!D》的手机版,部分人物和场景由于机能限制删减了。按CG分为2D和3D两个版本。

合金装备Mobile 2008年在手机平台上发售。情节与正统系列没有联系。

合金装备4:爱国者之枪 2008年在PlayStation 3平台发售且独占。故事讲述早衰的Solid Snake(现称Old Snake)和他最后的任务——击倒他的宿敌Liquid Snake,。此作新的特点有可破坏的场景、与NPC的协同作战等。

合金装备Online 独立的《合金装备Online》作为PS3版《合金装备4:爱国者之枪》免费的新手入门包进行捆绑销售,并利用网络提供更新下载。

合金装备 Touch 2009年3月19日在iPhone和iPod Touch平台上推出,Metal Gear Solid Touch使用《合金装备4:爱国者之枪》里的人物和场景。游戏分为八关(之后还可以开启其他关卡),玩家将使用触摸屏来操作。

合金装备:和平行者 计划于2010年发售在PSP平台上推出的电子游戏。故事补完了《合金装备:掌上行动》到MSX上《Metal Gear》之间关于Big Boss和Outer Heaven崛起的段落。也是系列中首个容许联机合作的作品。

合金装备的大致剧情是什么?它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?

分类: 游戏 >> 电视游戏

问题描述:

我没玩过合金装备,但是我想了解一下合金装备的大概剧情。“metal gear”在剧情中究竟指的是什么?

解析:

METAL GEAR 指搭载核弹的人性自走兵器

比较重要的几作

初代故事主要讲传说中的雇兵Big Boss掌握了METAL GEAR并建立了名为“世外天堂”的军事武装要塞国家~~因为METAL GEAR是一种可以改变战争格局的武器

~~Solid Snake便接受了破坏METAL GEAR的任务......

要更正的是初代的METAL GEAR是在MSX2上退出的~~并不是MSX

而移植FC的METAL GEAR受制与FC机能的原因删减的大量内容~~所以并不视做同一款作品~~小岛本人也承认FC版的METAL GEAR是一款垃圾游戏

PS上的METAL GEAR SOLID 1讲述了Big Boss与Solid Snake和Liquid Snake的克隆父子关系~~Liquid Snake掌握了METAL GEAR~~并认为自己是失败的作品从而想除掉Solid Snake的故事,Solid Snake当然还是破坏者了。

不过聪明一世的Liquid Snake似乎把谁是正品谁是次品的事搞错了......

METAL GEAR SOLID 2说的是一个神秘组织妄图用METAL GEAR统治发动世界大战改变世界格局~~Solid Snake协助本作主角Raiden破坏人家好事。

METAL GEAR SOLID 3说的是Big Boss的事情~~时间设定在60年代~~此作中METAL GEAR 长的象一台联合收割机~~剧情因涉及诋毁中国的内容而没能移植PC和获准在国内销售

想知道更多留QQ吧~~我加你

问下,合金装备系列主角换过吗?

你说的是合金装备·Solid(Metal Gear Solid)系列,是合金装备系列中的一部分……

如果只是这4作的话,1代是系列的老主角Solid Snake,2代主角是雷电,3代的主角是Big boss(也就是Metal Gear和Metal Gear 2的最终Boss,此名字也被认为是玩家将游戏最后的一个敌人成为大Boss或最终Boss的来源……),4代主角又是Solid Snake,不过是老年版的……

Metal Gear 最初于1987年在日本和欧洲地区的MSX平台发售。故事讲述特种兵Snake潜入世外天国,摧毁核武器Metal Gear。Metal Gear是最早的潜入类型游戏之一。2004年,作了些细微改动后被移植到手机平台。

Metal Gear Metal Gear在FC/NES平台的“重制版”,日本方面于1987年发售,北美和欧洲于1988年发售。小岛秀夫已经坦言对这个版本的不快。

Snake's Revenge 1990年在北美和欧洲的NES平台发售,被做成NES版Metal Gear的结局。在原来俯视视角基础上增加了横向卷轴场景。和前代的NES版一样,这个作品与小岛秀夫并无关系,而角色和情节在以后的系列游戏中也没有作出解释。一般认为此作不是正统的官方游戏。

Metal Gear 2:Solid Snake 最初于1990年在日本地区的MSX2平台发售。讲述Snake前往中亚小国Zanzibarland解救被绑架的生物学家。本作主要改进了敌人的AI,故事开始变得扑朔迷离。2004年,作了些细微改动后被移植到手机平台。

潜龙谍影 (游戏) 1998年在PlayStation平台上发售。故事讲述退役的Solid Snake被召回,受派遣潜入到一所核处理设施,解除叛乱的前所属特种部队FOXHOUND武装,进而与他的“孪生兄弟”,Liquid Snake展开殊死较量。这也是Metal Gear系列游戏第一次以全程语音的3D游戏形式出现。

潜龙谍影完全版 潜龙谍影基于英文版的加强版,PlayStation版于1999年在日本发售,PC版于2000年在北美和欧洲发售。

潜龙谍影VR任务 包括300个VR任务关,在日本是完全版的第三张碟,但在美国以“MGS VR Missions”的名称单独发售,在欧洲则称之为“Metal Gear Solid: Special Missions”。

潜龙谍影:幽灵通天塔 2000年在GBC平台发售的游戏。基本是2D玩法,但加入了《潜龙谍影》(PS版)中的一些要素如Codec通讯器和VR任务,情节上独立于系列正统。日本地区以外的正式名称也是潜龙谍影(Metal Gear Solid)。

潜龙谍影2:自由之子 2001年在PlayStation 2平台发售。系列中第一次允许玩家以非致命方式制服敌人,也是系列中第一次更换主角,序章后主角由Snake换成了Raiden。

潜龙谍影2:真实之影 《潜龙谍影2:自由之子》的加强版,追加了超过700个VR任务关和5个以Snake为主角的平行剧本。2002年,起初由XBox在北美和欧洲市场上独占,但PS2版很快就在美欧日三地发售,还发售了PC版。

潜龙谍影:孪蛇 《潜龙谍影》的复刻版,NGC独占,于2004年发售,使用的是2代的引擎和游戏方式。

潜龙谍影3:食蛇者 2004年发售,PlayStation 2独占。故事发生在冷战时代,主角是Solid Snake的前辈Naked Snake(其实就是他的父亲Big boss),他必须潜入苏联刺杀叛国的恩师。新加的迷彩系统允许玩家改变Snake的穿着以便融入野外环境隐蔽自己,他还必须自己狩猎获取食物。

合金装备AC!D 2004年在PSP平台发售。它不再是传统的动作游戏,而是基于收集卡片战斗的回合制策略游戏。就像之前的“幽灵通天塔”,它也不是系列正统。

合金装备3:生存战 《潜龙谍影3:食蛇者》的加强版,2005年于日本,2006年于北美和欧洲的PS2平台发售。剧情模式加入了自由视角,加入了多人模式和古典Metal Gear的复刻版,不过稍有改动。

合金装备AC!D 2 2005年于日本,2006年于北美和欧洲的PSP平台发售。和前代一样是卡片回合制策略游戏,但卡片数量翻了一倍。本作也仍然不是系列正统作。

潜龙谍影:掌上行动 2006年在PSP平台发售。故事发生在“食蛇者”之后,Naked Snake试图对抗他之前隶属的部队,而另建他自己的武装。这也是掌机平台上第一款系列正统游戏,与以往单人潜入不同,这次更加讲究团队协作。

潜龙谍影:掌上行动加强版 《潜龙谍影:掌上行动》的加强版,主要针对在线游戏进行改进,加入了新的人物和场景。2007年发售于PSP平台。

合金装备AC!D Mobile 《合金装备AC!D》的手机版,部分人物和场景由于机能限制删减了。按CG分为2D和3D两个版本。

合金装备Mobile 2008年在手机平台上发售。情节与正统系列没有联系。

潜龙谍影4:爱国者之枪 2008年在PlayStation 3平台发售且独占。故事讲述早衰的Solid Snake(现称Old Snake)和他最后的任务——击倒他的宿敌Liquid Snake,。此作新的特点有可破坏的场景、与NPC的协同作战等。

潜龙谍影Online 独立的《潜龙谍影Online》作为PS3版《潜龙谍影4:爱国者之枪》免费的新手入门包进行捆绑销售,并利用网络提供更新下载。

合金装备 Touch 2009年3月19日在iPhone和iPod Touch平台上推出,Metal Gear Solid Touch使用《潜龙谍影4:爱国者之枪》里的人物和场景。游戏分为八关(之后还可以开启其他关卡),玩家将使用触摸屏来操作。

合金装备:和平行者 于2010年4月29日(日本)、2010年]6月8日(北美)发售在PSP平台上推出的电子游戏。故事补完了《潜龙谍影:掌上行动》到MSX上《Metal Gear》之间关于Big Boss和Outer Heaven崛起的段落。也是系列中首个容许联机合作的作品。本作还与Capcom公司旗下的著名游戏怪物猎人展开跨系列互动。

合金装备:食蛇者 3D 于2012年2月11日(北美)、2012年3月8日(日本)在任天堂3DS上推出。作为潜龙谍影3:食蛇者的复刻作品,本作增加对应3DS独有的裸视3D显示技术,还利用主机内置的摄影镜头,以撷取现实中的到游戏中成为新的迷彩,并对应主机的重力感应器。游戏界面上,3DS版将游戏讯息置于下方屏幕中,使游戏画面更加干净。

合金装备:原爆点 在2012年MGS 25th纪念会揭露的新一代游戏,使用了小岛制作研发的游戏引擎狐引擎(FOX Engine)。

相关衍生作品:

The Document of Metal Gear Solid 2 2002年在PS2平台发售的一部数字百科全书,包含2代的游戏开发信息如可视多边形建模、音乐以及游戏正式版的删节。

潜龙谍影:数字漫画 Ashley Wood的漫画版潜龙谍影的游戏平台改编版,2006年在PSP平台发售。在日本被称为“Metal Gear Solid: Bande Desinée”。

潜龙谍影2:数字漫画 数位漫画系列第二作,2008年以DVD影碟形式在日本发售。游戏原作的情节和结局都将以全程语音动画形式上演。但海上平台篇却是以Snake的视角讲述的,因此不是正统作。比如漫画中是Snake干掉了Solidus。

潜龙谍影4:数据库 PS3版的下载程序,包括名词术语辞典、时间表以及至4代的全部人物关系图。

今天关于“合金装备被删减”的讨论就到这里了。希望通过今天的讲解,您能对这个主题有更深入的理解。如果您有任何问题或需要进一步的信息,请随时告诉我。我将竭诚为您服务。